与牛为伍 乐当“司令”

来源: 东方资讯 2023-08-09 03:33:12

关停石材厂,积极谋转型,一则新闻让连丽山走上了肉牛规模养殖之路,且看——


(资料图)

与牛为伍 乐当“司令”

连丽山正在给牛群喂水

2019年,林墩办事处以壮士断腕的决心,按期完成石材企业关停退出任务。昔日的繁华褪去后,产业转型、群众生计该何去何从,成为摆在办事处党委、政府面前的一道大课题。经过3年的沉淀,林墩办事处在环境整治、生态修复、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,也逐渐在文旅康养、优新农业等方面,走出了绿色生态发展之路。

江都村作为长泰区第一大村,曾经是全区石材加工企业最多的村,如今,在政府的引导下,石材旧厂房利用起来了,引进优新品种,发展规模养殖业,促进乡村振兴,带动本村劳动力就业,增加群众收入。

曾经的石材业主连丽山就是转型的典型例子,他看准牛市的发展潜力,转而投资养殖基地,随着近期牛价不断回升,他投资信心更足了,决定继续扩大规模,目前正着手进行设施农业用地备案,后续投入使用后将带动20名村民就业,年产值可达1000万元。

引进“全能牛” 转型发展家庭牧场

近日,笔者走进林墩办事处江都村的昊牧养殖场,连丽山正在牛场里,准备给牛群喂食。

说起养殖场里的这些牛,个个出身不凡,它们都是从内蒙古远道而来的“贵客”。连丽山介绍,这些牛都是“西门塔尔牛”,具有乳、肉、役兼用的特点,被誉为“全能牛”。

2019年以前,连丽山和大多数林墩人一样,经营着一家石材厂,后来积极响应政府关停石材厂的政策,停止了自己经营近10年的石材厂。

“也许是劳碌惯了,在2019年到2021年的时间里,我总是琢磨着该做点什么,直到某一天,从电视新闻上看到,当前我国的牛肉需求不断增加,而林墩乃至长泰都少有规范的肉牛规模养殖基地,便决定投资发展家庭牧场。”连丽山说干就干,花费一年时间,频繁奔波于内蒙古和福建省内,寻找生长周期适宜、肉质鲜美的牛犊,功夫不负有心人,终于他接触到了“西门塔尔牛”这种优质品种,并在林墩办事处和江都村的支持下,走上了养殖之路,在漳州现代农业招商推介会上,成为长泰唯一的一家肉牛养殖场签约项目。

前期投资600万元,盘活闲置土地改建养殖基地,2022年,连丽山正式开办牛场,并成立了漳州市长泰区昊牧养殖有限公司,进行规范化养殖,目前共养殖了250头牛。

连丽山“与牛为伍”,一天两次喂餐都看着“牛牛”们吃饭,他说,要时刻观察牛群的反应,时间长了,村里人开玩笑地说他就像是“牛军司令”,一呼百应,只要连丽山现身,牛群就一个个自动起立,整齐划一,还能互动,就算见到陌生人也不会畏惧,甚至可爱地摇头晃脑。“‘西门塔尔牛’不仅是‘全能牛’,也是‘颜值牛’‘社牛’,身上的花纹和头上的卷毛都十分特别,喜欢与人亲近。”连丽山笑道。

发展靠绿色 实现生态养殖链条

“我们采取分批出栏的方式售卖给屠宰厂,首批100头卖给厦门的客户,据他们反馈,肉质鲜红,经化验营养价值也比较高,多数供货给火锅店,食客普遍都说吃起来的口感比较嫩,味道特别鲜美。”连丽山介绍,引进一头“西门塔尔牛”的成本约1万元,一头牛犊约400斤,1个月能长70-80斤,12-14个月就能养到1500斤。

养“西门塔尔牛”虽然有饲养周期快、回报率较高的优势,但是,养殖场的各方面消耗巨大,一头牛一个月要花费600元的饲养成本,250头牛就要花费15万元,这可是让连丽山发愁的头等大事。

林墩办事处了解到连丽山的难题后,多次到现场考察,提出“生态养殖、种养结合”的理念,鼓励连丽山种植牧草,从而降低饲养成本。

连丽山采纳了这个建议。如今,200亩牧草已然长成,漫山遍野,蔚为壮观。“每天都有2名工人负责砍牧草、切碎,再兑入玉米、豆粕、酒糟,制作成精饲料。”连丽山告诉笔者,他们还配备了3名喂养员,负责让牛儿们享受美食,并清理牛粪,清理出来的牛粪则用来浇灌牧草,就地消化。

为了实现环保养殖,在长泰区农业农村局的指导下,连丽山建立沼气池、消纳池、污水处理池、阳光蓬晒牛粪,形成养殖场内部生态循环,实现绿色生态养殖链。还建立了病牛隔离区、兽医室,聘请一名兽医,全面做好防疫工作。在区农业农村局、林墩办事处的指导、支持下,2023年4月19日,连丽山的养殖场获得《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》。

“最近牛市的行情有所回升,我计划再投1000万元继续扩建厂房,规模预计达到20亩,养殖的目标数为450头牛,并建设牛粪有机肥厂等。另外,内蒙古的牛犊供应商也过来考察了,初步达成合作意向,或将投资5000万元共同发展。”连丽山激情满满地说。

关键词:

你可能会喜欢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