浅谈“移精变气”
移精变气,出自《黄帝内经》。今日翻旧书,看到一些祝由术的内容,想起此词。故抛砖引玉,谈谈想法。
上古之人治病,不用药,不用针,只用祝由之术,即可痊愈。其背后原理,就是移精变气。
什么是祝由?先看单字。何为祝?
(相关资料图)
本义就是人跪向祭台,向神灵祭祀祈祷;故“祝”多有真诚、与神沟通、祈求之义。
何为由?
本义就是与农田相通的路。“由”一出现,说明当前路径已然确定不能更改、可溯源,且有扩张、内外交流的趋势。像“由此而来”、“缘由”、“由此可知”、“听天由命”等词皆有此义。
所以“祝由”,就是有相对明确路径、方式的一种与内神、外神沟通的巫术。
网上关于“移精变气”的翻译,多是“调节病人的精神,改变其气血”。这么翻译固然没错,但还可延伸一下:
精,是人体、乃至万物构成有形所需的精微之物,“精”想发挥作用,大多先化“气”,再用功。往小了说,像奇门遁甲中的以形遁形,移形换影;往大了说,像《西游记》中的三十六变、七十二变,其背后原理,都是移精变气这四个字。
世事变迁,曾经的移精变气之术已经不适用于当今社会,失传了很多,但几千年的文化影响无处不在,它早已与民俗紧密结合了。举几个常见例子,如防止小孩生病的祝由厌胜之法就有:带长命锁、福寿钱、虎头帽、虎头鞋、认干爹干娘、取贱名、改门换姓、舍身寺庙等等。还有一些不太常见的例子,如滚鸡蛋,筷子画水,神仙一把抓、移字诀、寄字诀、替字诀等等。
原文:
黄帝问曰:余闻古之治病,惟其移精变气,可祝由而已。今世治病,毒药治其内,针石治其外,或愈或不愈,何也?
岐伯对曰:往古人居禽兽之间,动作以避寒,阴居以避暑,内无眷暮之累,外无伸宦之形,此恬淡之世,邪不能深入也。故毒药不能治其内,针石不能治其外,故可移精祝由而已。
当今之世不然,忧患缘其内,苦形伤其外,又失四时之从,逆寒暑之宜。贼风数至,虚邪朝夕,内至五脏骨髓,外伤空窍肌肤,所以小病必甚,大病必死。故祝由不能已也。
译文:
黄帝问道:我听说古时治病,只要对病人移精变气,用祝由治病即可。现在治病,药物内服、针石外用,最后还是有的好有的没好,这是什么缘故呢?
岐伯回答说:古时候的人,在禽兽之间生活,用活动以除寒冷,到阴凉的地方避免暑气,在内没有眷恋羡慕等情志牵挂,在外没有奔走名利的劳苦形役,处在安静淡泊、精神内守的意境里,邪气不能深入侵犯。所以既不用药物治内,也不用针石治外。用移精变气的祝由术即可。
当代的人,内则为七情所牵累,外则为劳苦所形役,又不能顺从四时气候的变化,违背寒暑的应对方式。常遭到虚邪贼风的侵袭,内犯五脏骨髓,外伤孔窍肌肤,这样轻病必重,重病必死,所以祝由就不能医好疾病了。
关键词: